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8.水星灵来拜访一个我们地球来的灵人,他在世时因学问而颇负盛名(他就是克里斯蒂安·沃尔夫);他们渴望从他那里获得关于各种主题的信息。但他们发觉,他所说的并未超出属世人的感官印象,因为他在说话时思想的是他的名声,并且和在世时一样(在来世,每个人都保持原来的秉性),想把各种事物串在一起,再把它们与其它东西联起来,不断形成新的结论。由于他试图产生长长的论据链,而这些论据都是基于他们没有看见或不承认为真理的事物,所以他们声称,这些链子既没有连起来,也没有得出他的结论,他们称其为权威的模糊。于是,他们不再向他提问题,只是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由于他还是以物质概念,而非属灵概念回答这些问题,所以他们离开了他。在来世,每个人越属灵地或以属灵的概念来说话,在世时就越曾信神,并且越不以物质概念来信祂。
我想借此机会在此讲述以下经历,以说明在来世,出于自己的深思而获得聪明的学者是何情形,这种深思为了真理,因而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而被认识真理的爱所点燃;以及寻求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聪明,未经自己任何思考的人又是何情形,如那些渴望认识真理,仅仅是为了学问上的名声并由此获得世上的荣誉或利益,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从世俗考虑中抽离出来的功用之人。我感觉有一个声音从下面穿透上来,靠近我的左侧,直达我的左耳。我发现,他们是在那里试图挣脱的灵人,只是我不知道他们是哪类灵人。然而,他们挣脱出来后,便与我交谈,自称是逻辑学家和形而上学者;他们曾将自己的思维深深沉浸于这些学科,没有其它目的,只是为了被视为有学问,由此获得荣誉和财富。他们抱怨说,他们现在过着悲惨的生活,因为他们在学习这些学科时没有其它目的,因而没有由此培育自己的理性能力。他们说话缓慢,声音低沉。
与此同时,两个灵人在我头顶上彼此交谈;我问他们是谁,被告知,其中一个在学术界是非常有名的,我得以认为他是亚里士多德(我没有被告知另一个是谁)。那时,他被带入在世时所处的状态;谁都能很容易地被带回他在世时所处的状态,因为他以前的一切生命状态都与他同在。令我惊讶的是,他靠近我的右耳,在那里说话,声音虽然嘶哑却很理智。我从他的讲话主旨发觉,他的秉性和先上来的经院学者们的迥然不同;事实上,他从自己的思维发展出他所写的东西,因而产生自己的哲学。因此,他所发明并加到思想观念上的术语,都是他用来描述内在观念的词语形式。如我所得知的,他以此为乐,并在这乐趣,以及知道关乎思维和理解之物的渴望驱使下有了这些发现;他顺从凡他的灵所指示的。这就是为何他靠近我的右耳,不像他的追随者,也就是所谓的经院学者们;他们不是从思维到术语,而是从术语到思维,这是一条反路。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甚至都没有行进到思维,只局限于术语。他们若运用这些术语,就能随心所欲地证明一切,并照着他们说服人的欲望把真理的表象强加到虚假上。对他们来说,哲学就这样变成一条通向疯狂,而非智慧的道路,并使他们陷入黑暗而不是光明。
后来,我和他讨论分析学。我说,一个小男孩能在半小时内讲得比亚里士多德在一本书里描述得更具哲理性、分析性和逻辑性,因为整个人类思想及其所产生的言论都是分析性的,其法则来自灵界;想从术语人为地发展到思维的人,颇像一个跳舞者,试图通过他的运动纤维和肌肉的知识来学习跳舞;他若跳舞时专注于此,几乎不可能迈开脚。事实上,没有这类知识,他也能活动全身的所有运动纤维,适当激活他的肺、膈肌、肋胁、手臂、颈部,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整本书都不足以描述这一切。我说,那些想出于术语思考的人差不多也是这样。他赞成这些话,并说,以这种方式学习思考,正好走反了。他补充说,若有人想变成傻瓜,就让他这样行吧;不过,他应不断思想功用,并出于内在之物来思考。
接着,他向我展示了他原来对至高无上的神所持的观念,即:他把这位神描绘为有一张人脸,头上有光环围绕。现在他知道了,这个人就是主,光环是从祂发出的神性,不仅流入天堂,还流入宇宙,掌管并统治其中的一切事物。凡掌管并统治天堂的,也掌管并统治宇宙,因为这一个与另一个不可分离。他还说,他信一位独一神,但祂的属性和品质却被指定各种名称,这些名称被其他人拜为神明。
一个女人出现在我面前,她伸出手来,想抚摸他的脸颊。当我对此表示惊讶时,他说,他在世时,这个女人经常向他显现,似乎抚摸他的脸颊,她的手很美。天使灵们说,很早以前的人曾看见过这个女人,并给她起名叫帕拉斯;她向那些住在地上时以观念为快乐,并专注于思考,而非哲学的灵人中的某一个显现。这类灵人与亚里士多德同在,喜爱他,因为他出于内在思考;于是,他们便展示出这样的女人。
最后,他向我勾勒出他对人的灵魂或灵所曾设想的概念。他把灵魂或灵称为气(pneuma,希腊语为呼吸),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不可见的生命力,就像些许以太。他说,他早就知道他的灵死后会活着,它既是他的内在本质,就不可能死亡,因为它能思考。此外,他一直无法清晰地思考灵魂或灵,只有一些模糊的概念,因为除了他出于自己所思考的外,他还没有从其它任何源头形成任何有关它的想法,甚至从古人那里知道得也很少。另外,在来世,亚里士多德在明智的灵人中间,而他的许多追随者则在愚蠢的灵人中间。
2842.“说,耶和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牢固确认,即对随后到来的应许的确认。这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和“耶和华说”的含义清楚可知,这一切都意味着确认,事实上是来自神性,也就是来自祂自己的确认。神性只能从祂自己,不能从其它任何源头来确认;并且它所确认的,是不可改变的,因为这是永恒的真理。凡耶和华或主所说的话都是永恒的真理(马太福音24:35),因为它来自真理的真正存在本身。但祂似乎通过起誓来确认一件事,如祂在此处和圣言的别处所行的,这不是因为这时事情会显得更真实,而是因为祂正在向那些若不以这种方式来确认,就不接受神性真理的人确认它。事实上,这些人对耶和华或主没有其它概念,只是认为祂是一个能说某事,然后改变它的人,如我们在圣言中经常读到的;但内义所描述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谁都能认识到,耶和华或主从不通过起誓来确认任何事;但当神性真理本身和对它的确认降至具有这种性质的人那里时,它就转变为某种像起誓一样的东西。此处的情形类似耶和华或主降临西乃山时,出现在百姓眼前的吞灭的火和冒出的烟(出埃及记19:18; 申命记4:11-12; 5:19-21)。在这种情况下,祂在天上的荣耀,甚至祂的怜悯本身,在那里陷入邪恶和虚假的百姓看来,就如同火和烟(参看1861节)。这同样适用于圣言提到的被认为是耶和华所说所行的许多事。由此清楚可知,“我指着自己起誓,耶和华说”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牢固确认。
当论及耶和华时,“起誓”表示向一个具有这种性质的人确认,这一点从圣言中的其它许多经文可以看出来。如诗篇:
耶和华记念祂的约,直到永远!祂所吩咐的话,直到千代;就是祂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向以撒所起的誓。(诗篇105:8-9)
约和所起的誓是一样的情况,因为耶和华或主不与人立约;但当论述的主题是通过爱和仁所实现的结合时,这种结合事实上以一个约来提出(参看1864节)。又:
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篇110:4)
这论及主,“耶和华起了誓”表示来自神性的不可改变的确认,也就是说,这是永恒的真理。
又:
我与我所拣选的人立了约,向我的仆人大卫起了誓。我要建立你的种,直到永远;要建立你的宝座,直到代代。(诗篇89:3-4)
这也论及主。“与所拣选的人立约”和“向大卫起誓”表示不可改变的确认,或永恒的真理;“大卫”表示主(1888节);“立了约”与神性良善有关;“起了誓”与神性真理有关。又:
我必不亵渎我的约,也不改变我口中所出的话;我一次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我决不向大卫说谎。(诗篇89:34-35)
此处“大卫”也表示主;此处“约”同样与神性良善有关;“我口中所出的话”与神性真理有关,这是因为良善与真理的婚姻,该婚姻存在于圣言的每个部分中(参看683, 793, 801, 2516, 2712节)。
又:
耶和华以真理向大卫起誓,必不反复。你的众子若守我的约和我所教导他们的法度,我必使你腹中出的果子坐在你的宝座上。(诗篇132:11-12)
“耶和华以真理向大卫起誓”明显表示对永恒真理的确认,这就是为何经上说“必不反复”。“大卫”表示主,如前所述。即便如此,这誓的确向“大卫”起了,因为他是那种相信关于他自己和他后代的应许正在被确认的人。大卫因爱自己和自己的后代而以为这应许与他有关;也就是如前面经文所述,他的种要建立,直到永远,他的宝座要建立,直到代代;而事实上,这话是指着主说的。
以赛亚书:
这事在我好像挪亚的洪水。我怎样起誓不再使挪亚的诸水漫过大地,我也照样起誓不再向你发怒。(以赛亚书54:9)
此处“起誓”表示以起誓来立约并确认它。至于这是一个约,而非一个誓言,可参看创世记(9:11)。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起誓说,我怎样思想,必照样成就。(以赛亚书14:24)
又:
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右手和大能的膀臂起誓。(以赛亚书62:8)
耶利米书:
你们住在埃及地的一切犹大人,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说,看哪,我指着我的大名起誓,在埃及全地,我的名不再被犹大任何人的口称呼说,永生的主耶和华(Lord Jehovih)。(耶利米书44:26)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说,我指着自己起誓,波斯拉必变为荒场。(耶利米书49:13)
又:
万军之耶和华指着自己的灵魂起誓,我必使人,如同使蝗虫一样充满你。(耶利米书51:14)
阿摩司书:
主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圣洁起誓,看哪,日子快到。(阿摩司书4:2)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指着雅各的崇高起誓,他们的一切行为,我都永远不忘。(阿摩司书8:7)
在这些经文中,“耶和华指着自己的右手起誓”,“指着祂的大名”,“指着自己”,“指着自己的灵魂”,“指着自己的圣洁”,“指着雅各的狂傲”,都表示存在于耶和华或主里面的确认。耶和华只能从祂自己给予确认。“耶和华的右手”,“耶和华的大名”,“耶和华的灵魂”,“耶和华的圣洁”,“雅各的崇高”表示主的神性人身或人性;正是这神性人身或人性提供确认,或说确认通过神性人身或人性而来。
耶和华或主“起誓”将那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或他们的后代,在内义上表示对祂会将天国赐给那些爱祂、信祂之人的确认。这些人就是在圣言的内义上,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或列祖的子孙后代所指的人;这一点也由以下事实来实际代表:迦南地的确被赐给了他们的后代,那时他们当中的教会代表主的天国,这地本身也代表天国。“地”和“迦南地”在内义上是指主的国度(可参看1413, 1437, 1607节)。这解释了为何在摩西五经,经上说:
并使你们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的种的地上,就是流奶与蜜之地,可以延长你们的日子;使你们的日子和你们子孙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的地上得以增多,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样多。(申命记11:9, 21)
从这些经文清楚可知,耶和华起的“誓”是确认的代表,事实上是不可改变的确认的代表,这一点在以赛亚书更明显:
我指着自己起誓,公义的话从我的口发出,并不返回,众膝都必向我跪拜,众舌都必指着我起誓。(以赛亚书45:23)
此外,经上吩咐那些属于代表性的犹太教会的人在起誓确认所立的约,同样在确认所许的愿,以及应许和保证时,要“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经上之所以这样吩咐他们(尽管事实上,他们只是被允许如此行),是因为他们将以这种方式来代表内在人的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指着耶和华的名所起的誓,和其它事一样,都具有代表性。摩西五经清楚表明,所起的这些誓是被吩咐的,确切地说,是被允许的:
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祂,指着祂的名起誓;你不可随从别神。(申命记6:13-14)
申命记:
你要敬畏耶和华你的神,侍奉祂,紧依附着祂,也要指着祂的名起誓。(申命记10:20)
以赛亚书:
在地上给自己祝福的,必凭真理的神来祝福自己;在地上起誓的,必指着真理的神起誓。(以赛亚书65:16)
耶利米书:
耶和华说,以色列啊,你若回转,回转归向我,若从我面前除掉你可憎的偶像,就不再摇摆不定;你必以真理、公平、公义,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耶利米书4:1-2)
同一先知书:
他们若殷勤学习我百姓的道,指着我的名起誓,那么他们就必建立在我百姓中间。(耶利米书12:16)
他们也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或向“耶和华起誓”,这一点可见于以赛亚书:
雅各家啊,听这话吧,那称为以色列名下、从犹大的水中出来的,你们指着耶和华的名起誓,提说以色列的神,却不凭真理,不凭公义。(以赛亚书48:1)
同一先知书:
当那日,埃及地必有五城说迦南的语言,又指着万军之耶和华起誓。(以赛亚书19:18)
约书亚记:
会众的首领已经指着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向基遍人起誓。(约书亚记9:18-19)
由此明显可知,他们被允许指着耶和华的名或耶和华起誓。但由此也明显可知,这种起誓仅仅是内在人的确认的一个代表。众所周知,内在人,也就是那些拥有良心的人,不需要通过起誓来确认任何事;他们也的确不这样确认。他们视起誓为可耻的。诚然,他们能相当肯定地断言某事的真实性,还能借助推理来确认这种真实性,但不能指着它起誓。他们拥有约束他们的内在约束,即良心的约束。在内在约束上再额外添加一种外在约束,也就是起誓,就等于影射或指责他们心里是不诚实的。此外,内在人具有这种性质:他喜欢在自由中,而不是被强迫说话、行事,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内在掌控外在,而不是反过来。因此,那些拥有良心的人不会起誓;那些对良善和真理拥有感知的人,也就是属天人更不会起誓。属天人甚至不通过推理来向自己或其他人确认任何事,只是说,某事是这样或不是这样(202, 337, 2718节)。所以,他们更远离起誓。
由于这些原因,还由于起誓是将要被废除的代表之一,所以主在马太福音以这些话教导说,我们根本不可以起誓:
你们又听见有话说,不可起假誓,所起的誓,总要向主履行。但是我对你们说,你们根本不可以起誓,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神的宝座;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王的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或变白。你们的话,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邪恶。(马太福音5:33-37)
这些话表示我们根本不可以指着耶和华起誓,也不可以指着属于耶和华或主的任何事物起誓。
第十三章
天使生活所在的光
1521.大量经历使我清楚得知,除了味觉外,灵人和天使拥有所有感觉,并且这些感觉远比世人的敏锐和完美得多。天使们不仅看到彼此,相互联系,体验由相爱带来的无上幸福;而且他们在自己的世界所看到的东西也比世人所能相信的还要多。灵人界和天堂充满像先知们所看到的那类代表性物体,这些物体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任何人只要眼睛被打开,仅仅观看几个小时,都必目瞪口呆。天堂之光是这样,它比我们太阳系的正午之光难以置信地优越。然而,他们没有来自这个世界的光,因为他们太高或太深,超出这光照耀的范围;相反,他们拥有来自主的光,主是他们的太阳。在天使看来,即便这个世界的正午之光也是漆黑一片;当有机会注视这光时,他们就好像在注视纯粹的黑暗,这是我从经历中得知的。这表明天堂之光与世界之光何等不同。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